缅甸留学生体验纺织非遗传统文化

发布者:fzfzxy发布时间:2019-06-29浏览次数:1038

(通讯员 马小强 大学生记者陈思维)524日下午,纺织服装工程学院匠染织梦工作室中缅师生一行十三人来到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枣阳粗布非遗传习所参观学习,从中感受和体验传统手工织布工艺的灵魂与魅力。

省级传承人王义林现场演绎枣阳粗布织布技艺

枣阳粗布代表性传承人刘大友向同学们介绍,枣阳曾有“家家纺织,机杼相和”的传统,“枣阳手工粗布纺织技艺”由此应运而生,其历史可追溯至汉朝。枣阳手工粗布要经过纺线、染线、牵经、织布、了机修布等十七道工序才能成为“手中线,身上衣”,技艺十分复杂。但其质地柔软、不起褶皱,还有不褪色、起球、耐水洗等特点。

省级传承人王义林老人今年93岁仍技艺娴熟,负责枣阳粗布传习这项古老技艺,用行动诠释者工匠精神。王义林现场教学,从搓棉条开始手把手教授学生们体验手工织布。这些技艺看似简单,但让同学上手体验的时候方知不易,数十年如一日的练习与领悟才能织出五彩锦衣。

参观合影

缅甸留学生王玉说:“在缅甸昔卜老家,男女老少皆穿筒裙,很多衣服是家里老人亲手织出来的,但没想过这么复杂,用中国的诗句就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体验到织布,才知父母的辛苦与不易。”

此次走访加深了中缅同学对中华传统织布文化的理解与感悟,进一步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